禁毒一线的带兵先锋 —— 记汕尾公安边防支队机动大队副大队长刘磊
汕尾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所有,转载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已过而立之年的刘磊,在汕尾公安边防支队机动大队可谓是大明星。在战士眼里,他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激励和鼓舞着大家为自己的部队生涯增添光彩,向着建功立业目标阔步前进。在日常生活中,你很难想象,这个个头不高、相貌堂堂的斯文男子竟是禁毒一线的带兵先锋。
刘磊,现汕尾公安边防支队机动大队副大队长,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任该机动大队二中队队长。在这两年间,他带出了“缉毒神手”陈汉荣、“缉毒灵嗅”陈冬虹、“缉毒火眼”麦振鹏等缉毒尖兵一大批和14名缉毒功臣、6名缉毒标兵、22名优秀士兵。八一前夕,从南粤边防线上传来喜讯,刘磊被汕尾公安边防支队评为先进个人,并向广东公安边防总队、公安部边防局报请了一等功,他所带的中队报请了2016年禁毒专项集体三等功,他还当选为2016年度南粤边防线上的带兵先锋。
荣誉的背后是信念,是十多年部队生涯的辛勤付出,是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刘磊笑着说:“我第一次带兵是失败的。我深刻地反省了自己的带兵方式,在不断的摸索中改进方式和提升带兵能力。”刘磊回忆道,当兵第七年,他作为“军事骨干人才”被保送至新疆乌鲁木齐边防指挥学校学习,期间受命参加了3次反恐行动,经历了4次一级战备。正是这些经历,让刘磊从一名普通战士转变成一名更加成熟、眼界开阔的军官。
2015年5月17日,刘磊带领汕尾公安边防支队机动大队二中队进驻陆丰市南塘镇某路段设卡执勤,驻扎在执勤点附近一座废旧了十多年的楼房内。这里夏天闷热蚊虫多,冬天寒风穿墙过,生活条件艰苦。刚开始,许多新战士都难以适应多变的查缉环境,尤其是夜间执勤。为此,刘磊加大夜间查勤训练,在卡点模拟突发情况以提高新战士的处置能力,同时每天晚上都带着新战士熟悉周边地形,设置夜间训练课目来提高新战士的心理素质。通过一段时间的“传帮带”活动,新兵们的心理和身体素质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同年,在刘磊的带领下,二中队各项工作突出,在支队基层建设考核工作中名列前茅,被广东公安边防总队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在驻守禁毒一线的日子里,二中队除了担负日常卡点执勤外,还承接大量上级部署的机动设卡查缉、入村清查、突击抓捕等任务140多次。今年汕尾公安边防支队开展海上打击涉毒犯罪专项行动以来,在2个多月时间内,刘磊连续连夜带队参与了机动设卡任务56次,查获运输毒品案件38起,成功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53名,缴获冰毒一批,其中大案要案11起。
在汕尾公安边防支队机动大队,战士们都争着当刘磊的兵。“有危险他会站在战士们前面。”……
“既要出色地完成任务,又要让战士们平安地归来。”这是刘磊坚不可摧的信念。他一直朝着这个信念努力着,带领的队伍从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总能安全顺利地完成每次任务,一次次地用成绩诠释着“禁毒尖刀力量”的光荣称号。在一次日常的机动设卡查缉中,刘磊带队开展行动并担任查缉员。一辆红色小轿车缓缓驶入卡点后,刘磊与另一名战士上前准备搜查时,发现司机神色异常。当他明示其下车接受检查时,该车突然加速,企图强行通过。危急之下,刘磊迅速推开站在车辆前的战士,随即通过对讲机命令暗哨战士拉开阻车钉。车辆轮胎被阻车钉扎破后,嫌疑人慌忙弃车逃窜。刘磊身负10多公斤重的装备,带着5名执勤官兵狂追1公里后,成功将逃窜的2名嫌疑人抓获,并在车内查获毒品3公斤。
开展禁毒工作过程中,刘磊经历过不少威胁利诱,妻子也曾接到不明电话和遭到上门骚扰。但刘磊说,他不会因此放弃自己热爱的工作。
汕尾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