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惠民小屋”贴身服务居民 深圳市宝安区安乐社区创新服务构建和谐家园
汕尾翻译公司推荐 “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你们能帮帮我吗?”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来到“党员惠民小屋”满脸忧愁地开口求助,志愿者何樱敏立即安排老人在屋内休息,询问其相关情况。当得知老人的家在两公里外时,该志愿者叫来社区工作人员,并安排车辆护送老人平安回家。
这样的惠民服务在深圳市宝安区安乐社区是不胜枚举。记者了解到,“党员惠民小屋”是新安街道开展社区“书记项目”服务居民的一项创新之举。自这项举措启动以来,以平均每天近20次的惠民服务,帮助辖区居民解燃眉之急,为构建社区和谐幸福家园发力加码。
“惠民小屋”解居民燃眉之急
在宝安区宝城44区天虹广场,一间“党员惠民小屋”成为繁华闹市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这间小屋便是新安街道打造的“党员惠民之家”。
记者看到,该“惠民小屋”大小虽不足10平米,但因其装饰以红、黄为主色调,因此在闹市中也极为显眼。屋内物品摆放整齐有序,有电脑、雨伞、药品等专区,屋外还有“爱心专座”、消防安全、禁毒宣传区等。
这间“惠民小屋”于今年3月底正式运营,包括提供寻址问路、雨具借用、物品暂存、伤病临时救助等惠民服务。“有没有雨伞,借用一下?”一位女士暴雨中跑到小屋门口询问道,一位年轻的志愿者给这名女士递了一把雨伞。采访中记者看到这温暖的一幕。
“这些惠民服务虽说是小事,但有时却能起到解居民燃眉之急的作用。”“党员惠民小屋”志愿者介绍说。“有些居民想寻路问址时,我们用电脑帮助他们查找路线,有些环卫工伤病或轻微中暑时,我们也准备一些药品,提供临时救助服务。”据悉,这间“惠民小屋”服务时间为8时至20时,自运行以来已帮助居民解决困难2000多次,赢得辖区居民的广泛点赞。
“党务通平台”与群众心连心
“党员惠民小屋”也让流动党员找到了组织。“有的流动党员看到小屋上的鲜艳党徽,主动走进来了解如何参与社区党支部的组织生活。”该街道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惠民小屋’建立后,许多社区党员、义工闻讯后纷纷参与志愿活动,周边的商家也主动提供茶水、冰块等服务群众。”
记者了解到,“党员惠民小屋”这项惠民服务只是新安街道开展社区“书记项目”服务居民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自今年以来,该街道为将服务群众落实到实处,在22个社区打造不同的惠民服务,为构建首善新安助力。
为让社区“书记项目”继续深化,加强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今年4月份,新安街道还在全市率先推广和运行“党务通APP”平台。该平台包含党建工作动态、社区党建风采、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心声等功能模块,不论是党员还是群众,都可以通过这个APP及时了解到各个社区的惠民举措,该平台成为党员与群众的“连心桥”。
汕尾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