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翻译公司 汕尾翻译公司 汕尾翻译公司
123

蔡新寨奇闻:棺材用来保存画像 该寨还保存有清代禁示碑

汕尾翻译公司推荐汕尾日报讯 (记者 梁水良) 7月7日,本报“社会生活版”报道了《5幅清代画像现身”蔡新寨”》,事后有当地村民向记者爆料称,这5幅画像平日原本保存在一口棺材里。
据了解,这口棺材是该村蔡氏先祖留传下来的,专门用于存放先辈画像,寄放在寨内后面仓库的阁楼上。棺材用上等杉木制作,外表没有上漆,布满灰尘。
先辈画像为什么用棺材保存?
有村民认为这跟当年画像失窃案有关。据介绍,该村5幅先祖画像原本挂在蔡氏宗祠里供子孙瞻仰,曾被不明身份者盗走,又不知何因被丢弃在寨外的小道上,村民寻回后便商议打了一口棺材专门放置画像。为了避免腐蚀,每年的六月,蔡氏族人还要择吉日开棺晒画,只在重大节日才取出挂回宗祠内。
但也有村民不认同这种看法,认为棺木存画与中华民族人物画像的起源有关,是一种古老的民族风俗。为缅怀先辈,古人曾在宗祠停尸以祭,后来为方便改为人物画像代替。只有尊贵者才有这种礼遇。
为了佐证自己的观点,该村民还举例说,这5幅画像的两位男士一位是建寨的开基祖蔡朝贤,在清代是富甲一方的制贩糖商,与明末清初现为西南镇南山寨的富商巨贾曾九琏齐名,时有“南山曾九琏,东海蔡朝贤”的俚语流传;另一位是他的儿子,因博学具功名而被后人尊为“秀才公”。
记者在百度搜索相关内容,并未找到:“棺材保存画像”的记录。至于该村蔡氏后人用棺木保存先辈画像的原因,则有待民俗考古专家考究。
近日,记者在陆丰河东镇蔡新寨村的宗祠里见到一块立于清代乾隆癸卯(1783年)的禁示碑。该碑由蔡氏族人设置,属“民禁碑”一类。
该碑用油麻石雕刻,面积不大,被嵌在墙壁上,保存完好。碑文前有序言,下列9款:严禁宅舍地卖与外人,外姓不能入住,寡妇不能招赘,二婚生子要求姓蔡,儒租不能拖欠……碑文采用楷体书写,言简意赅。
汕尾日报记者 梁水良 摄



汕尾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7430389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