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翻译公司 汕尾翻译公司 汕尾翻译公司
123

一碗粿条几多情

汕尾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所有者所有,转载如有侵权,烦请告知删除!
农家白米浸清水,一夜星辉一夜梦。清晨将至时打成浓稠的米浆,米浆均匀倒入蒸盘,蒸汽和朝霞腾升。蒸好的张张粿皮开始考验“卖粿人”的切工,手起刀落,快且均匀,大小均匀的粿条一叠叠出现。原汤米浆,手工切条,就是这么真实!
幼时的美食记忆离不开“街内”,这是博美镇中心最具规模的古建筑,据说建于清代。“街内”三山国王庙旁有一家“炊粿仔”铺。铺很简陋,只是在家门口架个木架子,取出蒸粿的铝盘切条,这样切出来未经加工却实际上已经是熟食的粿条,叫做“生粿条”。买“生粿条”的人在一阵阵米香中等待,蒸汽飘扬着拉家常的说笑声。轻轻这么一晃,就被时光晃作怀旧电影片的片花了!
买粿条大多于早上就开始了,用于午餐。可以煮粿条汤,要煮得汤香,粿条又不会烂熟。通常先把猪肉、猪杂煮滚,再加入肉卷、肉丸,丢入油炸咸蒜头末,汤冒出香气时再把粿条放进去随即关火,迅速洒些小芹菜等新鲜配料。也可油炒,虾去壳、肉切薄,和豆芽、青葱一起大火炒,记得下点风味独特的“南乳”,皮呈红色的腐乳。若是吃擂茶,白粿条生泡绿菜茶,这是最简单又最能吃到手工粿条原有米香的吃法。
当然,若是懒点,也可以等待穿街走巷的卖粿人骑辆破旧“大卡车”把粿条“哦”到你家门口来。
“哦”这个字,在家乡长大的孩子都不会忘记,是“卖”的意思。如卖粿条是“哦粿仔”,卖鱼是“哦鱼”等等。因为在喊“卖鱼啰”前缀长音“哦”能更加引人注意,慢慢把“卖”省略了。而且可区分性质,如说一人是“卖粿的”,那是有铺位固定卖粿;如果说是“哦粿”,那就是流动性,不固定于铺面的,如“哦豆花”、“哦凉草”等等。以上总称又叫“哦巷”。
哦——粿仔哦——
长长的叫卖声打巷口而来,在巷尾就能听到。一年四季不会间断,在长长的巷子里回响,比长巷还长。有时风声雨声掩不去“哦粿”声,风雨天在家门口就能买到粿条,幸福感满满的。
要感谢儿时那么多“哦巷”的声音,让我们知道生活的不易,坚信勤劳和恒心能有所收获。
粿条是喜庆的。家中添男丁请大伙吃“丁茶”,乔迁之喜请吃“入伙茶”,新生儿第十二天请吃“十二日茶”,嫁女儿请吃“送嫁茶”……
牙钵隆隆响,好事上门来。
“阿某人,中午来我家吃粿条茶。”
“有闲来博美请你吃茶!”
粿条是好客的,炒粿条也好、白粿条也好,只要擂好一钵茶,备好几盘菜,就可以招呼远方的客人或呼朋唤友、请邻居啦。
但最动人心的粿条充满真执的爱。
有一种爱叫做“阿嬷泡碗粿仔汤给你食”。在经历了饥荒年后的老一辈人眼里,粿条汤已经算是人间美味,一碗粿条汤盛着满满的爱。
踏过“街内”的青石板路,到了“大街头”有间博美镇老牌的粿条汤铺,凝聚着很多人共同的回忆。泡粿要抓住时机,不能离午餐时间太早,又不能错过饭点。太早泡好的粿条汤会在汤中泡软了,没有口感不说,味道也相差甚远。所以接近中午时,粿铺会被里三层外三层团团围住,大家都忍着饿耐心等待。
美味因为看得见希望的期待而更美。
左等右等,粿条汤终于摆在面前了还不能狼吞虎咽。闻着香气,吹着热腾腾的汤,一口一口耐着性子慢慢吃完。吃到差不多了,只剩汤底才算是凉下来,抡起汤底大口吞,那快意啊!
现在想想,也许当年是阿嬷自己馋了,却以为我们馋,排了长队买回粿条汤自己还舍不得吃,看我们吃一边问:“好食好莫?”我们回答:“好食好食!香死!”老人就很满足地笑了。
伙伴曾不小心打翻过粿条汤,她奶奶把粿全部捡起来用开水洗洗自己吃着。那是我第一次看见她吃从大街头“泡”回来的粿条汤。
有一种爱叫做“公喂,明天中午泡粿给你食,好么?”。
粿条汤,粿条汤,老幼之间爱的传递。也伴随着被老人守旧了的时光充斥了记忆。
属于老人的时光似乎总是老旧的。他们偏爱怀旧色彩的着装,守着老房子——储存着我们童年欢笑的老房子。因为他们守护着,这些欢笑都似乎并未走远。一次又一次打碗粿条汤带回老家,特别是对于游离于城市与乡村的我们来说,老人是老家的牵挂,粿条汤是关爱、是孝敬的表达。
老掉牙的老人很开心,不仅仅因为粿条吃起来不费劲且美味,更欣慰于儿孙的心意。有多少独守老屋的日子,多少盼儿盼孙的日子,在一碗粿条中得到幸福的诠释。
有时欲离开老家前会明知故问:“公,嬷,明天中午想吃什么?”老人会回答:泡碗粿汤就好。
人生有多少日子可以期待?我们无比珍惜“老人愿意期待,我们愿意做到”的日子。全因时光不回头,愿有岁月可回首。
婆家六叔说:老人在,我回乡就是回家,如果老人不在,那只是回来走亲戚了。父母不在,家已故,家乡就成了故乡。
我听后马上和丈夫说:明天泡碗粿回去看爷爷,他爱吃博美粿条汤。
我们回去时,他一如既往守在老屋的石柱门前,坐在木椅子上,似乎把天井的圆口井、井沿的阳光和阳光里的花草、水桶都一一揉成油画。
告别前我总不忘说句:“公喂,下次我们回来再叫他泡粿给你吃。”老人总是呵呵地笑着,像孩童得到了买玩具的允诺。
老人走后,与老屋少了一份交流,多了一份怀念。有些人远去了,我们觉得并未离开,只是“泡粿给你吃”这些平常的话,再也无法对他们说出来。
粿条汤,粿条汤,许多情思话不尽!
小时候泡碗粿条汤吃是奢侈的,后来觉得粿条越发无味,已经很久不吃了。不是我挑食,而是再难找到原汁原味的纯米浆粿条。直到有一天丈夫说很怀念小时候的粿条汤,我才用家乡的米打成米浆,蒸了一盘手工粿,却在切条时被自己打败,切得歪歪斜斜还沾刀,完全不着调。猛然觉得儿时看人切粿条,简直是在看一个乡野匹夫与粿论道。
家乡风味最难忘,况有粿条惹乡情。然而,粿条无悲喜,五味在人心。
岁月这坛子是偏要把“家乡风味”酿成老酒了。



汕尾翻译公司推荐阅读


热门城市:
区县翻译 :

在线客服

QQ客服一
在线客服QQ10932726
QQ客服二
在线客服QQ1097430389
QQ客服三
在线咨询